Month: May 2022
-
粽子是今天在大眾銀行門前買的。OKK 進了銀行提現。 銀行門前擺了兩檔賣粽子的。其中一檔是一位阿姨,常見。另一檔是新的,由兩位應該是中學生的少年看檔。他們都在看手機的螢幕,態度懶散,怪不得檔口還剩下那麼多粽子。 “小子,怎賣?” 我開口問。 “什麼怎賣?” 他的目光根本沒離開螢幕。 “粽子呀?難道你們還有賣其它東西不成?” 我原本想問他們有沒有賣屁股洞,還是算了。 “哦哦!這一堆五塊,這一堆六塊,這一堆七塊,這一堆八塊。” 他終於抬頭,用手一圈一圈地畫着。 “誰包的?你媽媽?” 我希望遇到家境貧窮的孩子幫努力賺錢的媽媽賣粽子養家。 “不是,老闆叫我賣的。我打工罷了。” 我有點失望。不過也可能他們基於顏面問題不敢搬背後的媽媽出來。 “新鮮嗎?” “新鮮!” “好吃嗎?” “好吃!” 問了也是白問。 “你們都吃過了嗎?” “吃過了。” “哪一種最好吃?” “這種!” 他直指最貴那堆。預料之內。 “有甚麼料?” “有蛋黃,肥豬肉,梅豆,冬菇。” 沒甚麼特別。 “還有呢?” “還有糯米!” 我靠! “有蠔乾嗎?” “什麼來的?” 算了。 “收不收電子付帳?” “我們只收現金,不好意思。” 意思你個屁!別裝屌! 剛好 OKK 提現成功,我使了個眼色,他就屁顛屁顛地走過來了,”要買粽子?” “嗯。沒現金。幫我出着先。” “要多少?” 他拿出了一大疊五十元大鈔。 “給我兩張。” 我環顧四周,恐怕有黃雀在後。 “要買嗎?” 死小屁孩不耐煩了。 “我這裡有兩張錢,要最好吃的,可以買多少粒?” 我把兩張紙幣甩在桌上。 屁孩低頭努力思考,良久之後,”十一粒!” “是嗎?一粒八塊,十一粒要多少錢?” 我問。 “十一八八十八!八十八塊!” 斬釘截鐵! “可不可以再多一點?”…
-
Anime of Spy x Family has reached and paused at Season 1 Episode 8, with the assassin’s brother threatening to annul his sister’s marriage if the spy doesn’t own up to the marriage by kissing his sister. And this has sent all its fans looking up and down for its comic version online.
-
一、發得太多 睡醒發,等公車發,等看醫生也發,有事發,沒事也發,可以說是至少照三餐發。 這部分,我想就算是年輕人發給你,就算不是發送長輩圖,當有人一直不停地傳訊息來,你也可能會覺得很煩。只是因為長輩退休後,空閒時間比較多,因而發送訊息的次數與頻率可能更高。 二、圖片太醜,不符合年輕人美學 長輩圖在年輕人的世界裡,變成一個戲謔的詞彙,因為世代的美學喜好不同,其中,最常被提到的就是字體。 年輕人覺得標楷體太過普通,可是長輩卻最喜歡用標楷體。其實那是因為已灌好的中文字型就是那些,而長輩不太會為此去上電腦課、花錢買字型。再者,當一個人老化時,對於清晰度較差的字型,會讓大腦覺得辨識不清,於是選來選去,就還是回到那幾款。 另外,長輩圖很常被拿出來Kuso的還有顏色。長輩最喜歡將五顏六色統統放上去,除了是因為色彩繽紛,覺得很「夠本」、很「澎湃」之外,他們也認為這樣比較「吉利」。 三、內容錯誤不實 最令年輕人難以忍受的,大概就是這種類型的長輩圖了。除了容易引起爭戰的政治問題之外,最常見的錯誤內容,其實是與健康觀念有關的長輩圖,「保健新知」類的長輩圖可以說是歷久不衰的排行榜常勝軍,畢竟這是銀髮族最關心的議題之一。 舉凡吃什麼可以改善骨頭,哪些東西有毒,不能吃,如果這樣、那樣就會罹癌,種種偽科學充斥在群組中。
-
對長輩來說,世界進步快速,其實會帶來一種自己可能會落伍的焦慮感,而科技演變快速,更是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遠遠地拋在後頭。智慧型手機的發明,充滿直覺的使用方式、以AI來輔助人性的設計,讓他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許多以前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事。 儘管你覺得他們只是發發圖、轉分享,但是對長輩來說,這讓他們覺得自己跟得上時代的腳步,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潮」,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沒有那麼老。 最重要的是,能夠傳訊息給他們關心的人,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存在還有一些意義感。他們在乎的不一定是你的回應,而是一種還能跟你,或者是與世界連結的歸屬感。 在發送成功的那一瞬間,長輩其實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回饋。如果他們還得到親友的回應或讚許,那是錦上添花,他們會更加開心。但若是沒有回應,他們多半也不會像年輕人一般,對「已讀不回」那麼耿耿於懷,通常他們還是照發不誤。